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举行
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更好的提升大运河山东段的管理和监测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的部署, 2016年11月9日,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基地、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承办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曲阜举行。
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禚柏红主持培训,项目负责方北京国信司南相关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山东省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各运河点段的基础资料、文保信息、工程档案等数据录入、审核、检索、统计等系统功能使用操作及各类业务数据的标准规范。培训采用理论知识和系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省大运河段的5地市20多位管理代表参加了培训学习。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倪国圣总结致辞。
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在大运河申报遗产区的名录中,大运河山东段有南运河德州段、会通河临清段(元运河、小运河)、会通河阳谷段、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小汶河、会通河微山段、中河台儿庄段等8个河段,占全部27个河段的近三分之一,总长186公里;共15处遗产点,超过全部58处遗产点的四分之一;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不仅运河沿线五市均有遗产点列入,而且申遗遗产点涵盖了各类水工设施遗存,初步再现了传统运河工程的技术发明创造性和技术体系的典范性,成为大运河整体申遗最有力的支撑点段之一。
据专家介绍,大运河山东段历史上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会通河水道和水源工程规划,以及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代表了中国大运河乃至整个农业社会卓越的水运技术成就。运河沿线的德州、临清、东昌、张秋(今阳谷)、济宁、台儿庄,成为历史上交通转输和贸易的重镇,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济宁市是元、明、清三朝的京杭大运河最高管理机构所在地,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为保护和管理好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山东相继出台了《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我省同时还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 “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目标,是把运河沿线如“珍珠”般的一个个文化遗产点,用大运河这条“金线”贯穿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历史文化景观带。